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课题来源
|
起止年限
|
经费
(
万元
)
|
1
|
江西优质早稻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枝术研究示范
|
石庆华
|
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
|
1999~2003
|
88
|
2
|
早稻高温逼熟不同耐性品种根系活力差异及其机理研究
|
石庆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3~2005
|
18
|
3
|
不同配合力水稻恢复系生理生化特性差异的研究
|
潘晓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2009
|
22
|
4
|
茉莉酸类植物激素调控禾本科植物颖花开放的机理
|
曾晓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2008
|
23
|
5
|
茉莉酸类植物激素与水稻雄性不育关系的研究
|
曾晓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4~2006
|
18
|
6
|
新质源烟草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克隆
|
刘齐元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2009
|
20
|
7
|
作物发育模型生理参数的基因定位研究:以大麦为例
|
殷新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1~2003
|
14
|
8
|
棉花柱头外露种质类型及其杂种一代的光温特性研究
|
黄完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0~2002
|
11
|
9
|
长江中下游南部(江西)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
石庆华,潘晓华
|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
2007~2010
|
550
|
10
|
江西省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
|
石庆华,潘晓华
|
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
|
2004~2006
|
450
|
11
|
江西省双季稻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培训
|
石庆华,潘晓华
|
国家科技部(星火科技培训专项)
|
2005~2007
|
60
|
12
|
优质早稻高产高效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
|
石庆华
|
农业部跨越计划
|
2005~2007
|
110
|
13
|
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
石庆华
|
农业部
|
2006~2007
|
10
|
14
|
水稻节水栽培
|
石庆华
|
荷兰
|
2001~2003
|
170
|
15
|
中国南方和澳大利亚北方红壤地区反刍动物生产
|
石庆华
|
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
|
2001~2006
|
100
|
16
|
江西(浙江)绿肥-双季稻超高产技术模式与调控技术研究
|
黄国勤
|
国家科技部
|
2004~2006
|
20
|
17
|
长江中下游江西省双季稻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示范
|
黄国勤
|
国家科技部
|
2004~2006
|
20
|
18
|
特优质陆地棉新品种"赣棉12号"生产技术体系的集成
|
肖文俊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
2001~2004
|
60
|
19
|
棉花新品种205选育
|
肖文俊
|
农业部
|
1999~2002
|
30
|
20
|
大豆新品种选育
|
胡水秀
|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后补助
|
2000~2003
|
6
|
21
|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组合)良种繁育及产业化示范工程
|
贺浩华
|
国家发改委
|
2004~2006
|
200
|
22
|
R120系列超级杂交水稻的中试和示范
|
贺浩华
|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
2005~2007
|
100
|
23
|
优质高效杂交油菜新型授粉控制系统研究与杂交种选育
|
贺浩华
|
国家“863”计划(子项目)
|
2002~2005
|
14
|
24
|
赣晚籼30号无公害优质大米生产技术体系的集成与示范
|
刘宜柏
|
农业部跨越计划
|
2002~2004
|
106
|
25
|
昌优系列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的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
|
贺浩华
|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
|
2006~2007
|
110
|
26
|
长江中游超级杂交稻的选育
|
贺浩华
|
科技部支撑计划
|
2006~2009
|
9
|
27
|
茉莉酸类诱导水稻颖花开放的作用
机理
|
曾晓春(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0~2002
|
15
|
28
|
耐低磷水稻品种的筛选及耐性机理
|
潘晓华
|
江西省跨世纪人才基金
|
2000~2002
|
15
|
29
|
水稻蔗糖运输蛋白基因在同化物运转分配和胚乳发育中的功能与作用机理研究
|
朱昌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2010
|
18
|
30
|
不同水稻品种可溶性淀粉合酶基因的变异及其与淀粉理化特性的关系和育种利用研究
|
朱昌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2008
|
22
|
31
|
水稻显性核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及其恢复基因定位
|
贺浩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2008
|
22
|
32
|
水稻高温逼熟不同耐性品种同化物生产与运转差异的机理
|
黄英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2~2004
|
17
|
33
|
水稻生育后期根系生理活性的发育遗传及QTLs动态定位研究
|
黄英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2007
|
18
|
34
|
以近等基因系研究早稻籽粒耐高温逼熟的适应机制
|
黄英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2009
|
25
|
35
|
东乡野生稻耐冷性遗传的原位保存
研究
|
黄英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0~2004
|
4
|
36
|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恢复基因定位
|
贺浩华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2008~2010
|
6
|
37
|
江西双季超级稻新品种选育研究
|
贺浩华
|
江西省科技支撑重大项目
|
2006~2010
|
100
|
38
|
超级杂交稻R120系列品种(组合)
示范推广
|
贺浩华
|
横向
|
2003 ~2005
|
50
|
39
|
中9优801示范推广
|
黄英金
|
横向
|
2004~2005
|
15
|
40
|
淦鑫688示范推广
|
贺浩华
|
横向
|
2006~2010
|
300
|
41
|
车前草病害防治攻关
|
蒋军喜
|
农业部重点扶贫基金
|
2005~2008
|
14
|
42
|
黑纹粉蝶夏季和冬季滞育光周期时间测量特性的研究
|
薛芳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2010
|
20
|
43
|
大猿叶虫滞育的亲代效应
|
薛芳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2010
|
6
|
44
|
杀虫剂诱导对连续世代亚洲玉米螟生殖行为的影响
|
魏洪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2007
|
19
|
45
|
脐橙溃疡病防治无公害药剂开发与
应用
|
李保同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
|
2008~2010
|
15
|
46
|
尼氏顿綏螨的工厂化饲养技术研究
|
薛芳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
|
2008~2010
|
25
|
47
|
赣南脐橙保鲜与采后商品化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
陈金印
|
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
|
2007~2010
|
135
|
48
|
南丰蜜桔果实品质变异的分子机理
研究
|
陈金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2010
|
40
|
49
|
葛块根膨大的分子特征研究
|
范淑英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2010
|
18
|
50
|
中华猕猴桃矮型基因的EST-SSR分析及其遗传基础
|
徐小彪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2009
|
23
|
51
|
白菜高密度转录图谱的构建及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
|
吴才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2009
|
21
|
52
|
井冈山区组培中心及种苗基地建设
|
陈金印
|
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
|
2005~2006
|
40
|
53
|
井冈山区名、特、优种组培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
|
陈金印
|
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
|
2006~2007
|
40
|
54
|
江西省早、晚熟脐橙新品种及无公害生产技术中试与推广
|
陈金印
|
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子项目
|
2005~2007
|
5
|
55
|
江西名、特、优柑桔无公害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
|
陈金印
|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
|
2006~2010
|
20
|
56
|
南丰蜜桔品种纯化选育研究
|
陈金印
|
江西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
|
2005~2008
|
20
|
57
|
赣北早熟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研究
|
陈金印
|
江西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
|
2006~2009
|
15
|
58
|
鄱阳湖地区农业地质化学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鄱阳湖地区果业区划研究
|
陈金印,刘善军
|
国家科技部
|
2007~2009
|
3
|
59
|
稀土尾砂百喜草植生复育后期退化主因、对策和机理的研究
|
李德荣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1~2003
|
17
|
60
|
三种濒危五针松保护遗传学研究
|
张志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2007
|
18 |
61
|
生境岛屿化过程中种群遗传变异的动态特征
|
张志勇
|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子课题
|
2008~2010
|
20
|
62
|
中国几种水青冈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
|
张志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2010
|
20
|
63
|
参加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子项目“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采集保存技术规范和标准研制”
|
张志勇
|
主持专题“中国部分裸子植物种质资源采集与整理”和“江西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采集与整理整合共享”
|
2006~2008
|
30
|
64
|
江西饲料与牧草营养科学数据整合
|
谢国强
|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子项目
|
2007
|
7
|
65
|
LOX活性的昼夜周期性及其与水稻育性和颖花开放的关系
|
曾晓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2010
|
18
|
66
|
杂交水稻制种的花时调节剂的研制
|
曾晓春
|
教育部重点项目
|
2007~2009
|
10
|
67
|
南方丘陵区困难立地育林技术区域性示范
|
杜天真
|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
2002~2004
|
50
|
68
|
石蒜属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
张露
|
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子课题
|
2002~2005
|
50
|
69
|
厚皮毛竹厚壁性状的遗传分析
|
杜天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3~2005
|
18
|
70
|
红壤抗重力侵蚀评价指标及空间变异研究
|
牛德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2009
|
16
|
71
|
特种功能竹林培育管护技术
|
杨光耀
|
国家科技部
|
2007~2009
|
50
|
72
|
江西区域竹类种质整理整合与共享
|
杨光耀
|
国家科技部
|
2006~2008
|
8
|
73
|
红壤丘陵坡耕地退耕还林生态经济模式及技术应用
|
刘苑秋
|
国家林业局
|
2004~2005
|
156
|
74
|
退化红壤区森林恢复过程与土壤水分动态过程的藕合机理研究
|
刘苑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2008
|
18
|
75
|
盛果期油茶林施钾磷增产效益研究
|
郭晓敏
|
中国加拿大国际合作项目
|
2005~2008
|
26
|
76
|
中国持续农业中的养分与肥料管理——江西省监测村
|
郭晓敏
|
中国加拿大国际合作项目
|
1999~2006
|
26
|
77
|
石蒜属多倍体起源与进化
|
张露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2~2004
|
30
|
78
|
江西毛竹特有品种——厚壁毛竹优良种质特性及繁育基础研究
|
杜天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2007
|
18
|
79
|
厚壁毛竹的厚壁性状生理生态机理及其保育研究
|
郭起荣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2009
|
40
|
80
|
庐山区森林火险气候地形植被综合区划研究
|
肖金香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2009
|
16
|
81
|
森林景观资源的非线性评价研究——江西婺源为例
|
廖为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2007
|
18
|
82
|
构树特殊抗逆性的生理及分子机理研究
|
杜天真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
|
2006~2008
|
6
|
83
|
构树种质资源及目标利用营林技术研究
|
杜天真
|
国家林业局项目
|
2006~2008
|
20
|
84
|
伯乐树的濒危机制和开发利用研究
|
廖为明
|
国家林业局项目
|
2006~2008
|
20
|
85
|
竹林营养诊断和养分管理及专用矿渣肥施用技术研究
|
郭晓敏
|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
|
2008~2011
|
25
|
86
|
赣江流域自然资源一体化整合可持续综合经营
|
郭晓敏
|
国家人事部项目
|
2008~2010
|
7
|
87
|
基于GIS的集约毛竹林养分特征及营养管理研究
|
郭晓敏
|
江西省科技厅学科带头人项目
|
2004~2007
|
25
|
88
|
高品质油茶有机栽培及基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
郭晓敏
|
江西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
|
2004~2008
|
176
|
89
|
优良无性系油茶林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及推广”
|
郭晓敏
|
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国际合作项目
|
2007~2010
|
16
|
90
|
优良中药材吴茱萸高产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
郭晓敏
|
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国际合作项目
|
2007~2010
|
18
|
91
|
不同经营类型油茶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NPK养分特征研究”
|
郭晓敏
|
国家教育部博士基金项目
|
2006~2008
|
6
|
92
|
林木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江西区域)
|
杜天真
|
国家林业局
|
2006~2008
|
21
|
93
|
林权制度改革后配套服务体系研究
|
杜天真
|
国家林业局,江西省科技厅
|
2006~2007
|
6
|
94
|
信江流域生态经济建设模式及其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
刘苑秋
|
江西省重大科技
专项
|
2004~2007
|
7
|
95
|
典型生态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动态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专题)
|
刘苑秋
|
国家林业局
|
2007~2009
|
10.0
|
96
|
红壤山区急陡坡土壤侵蚀研究
|
何小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2010
|
12
|